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

謝榮雅:台灣文創升級 腳步太慢

【經濟日報╱何秀玲】


今年5月,深圳文博會設置工業設計場館,奇想創造執行長謝榮雅受邀參與盛會。他觀察到大陸文創產業,因有政府重點培植而發展蓬勃,建議台灣文創產業應加快腳步,進化為成立品牌的階段,才能維持不墜的地位。

他認為,這幾年台灣文創產業的設計價值全面地提升,加上多元文化的影響,所以擁有國際化的眼界,也擁有品牌經營的優勢。大陸因城鄉差距大,只有個別的設計公司有超越台灣的能力,相較於台灣,大陸的文創產業較良莠不齊。

不過,大陸官方有總體策略和政策,主導扶植大陸一些文創公司,謝榮雅幾年前曾評審兩岸的表現技法比賽,發現大陸第5名的設計,甚至比台灣第1名來得好。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大陸,謝榮雅說:「台灣提升自己的步伐還太慢,應該具有危機感,加快速度才能保持領先。」

謝榮雅認為,放眼觀察兩岸,大陸已經和台灣一樣,走向他所提出的「設計進化論」中,不再只著重物品設計,而是設計師進入企業決策核心的「設計3.0」雷同模式。

假如台灣工業設計師仍只接產品外觀的設計案,而沒有進化到協助企業組織再造,新創品牌的「設計4.0」階段,當面對大陸本土設計公司,規模動輒是500至800人負責設計代工,加上政府的大力輔助,台灣的工業設計將不再有優勢。

對於台灣政府的文化單位較少給予文創者輔導和支援,謝榮雅說「早就習慣」,他個人就是轉向國際有公信力的單位獲得肯定。

他表示,台灣設計師必須藉著獎項,讓作品站在他國的國土上被評斷,才能讓國際設計舞台看到他們的設計能量,換個角度想,拿到這些國際獎項,某一部分是悲哀的,所以他不感到驕傲。

光從兩個城市爭取設計之都的情況,就可看出政府發展腳步的快慢。2008年,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「設計之都」;台北市卻處於「正在爭取」2016年由國際工業設計協會(Icsid)所主辦的「世界設計之都」。

他說,台灣設計師如果可以跟國外一樣,有與政府部門合作機會,例如可以設計公園、路燈或街道家具,由公部門主導政策,投入資源讓設計師執行設計,將會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。  像德國和日本的都市規畫,就是充分讓設計師參與,等於政府創立具備城市行銷能力的設計品牌。謝榮雅說,希望未來有機會達到「設計即國力」的目標。  


【全文網址】謝榮雅:台灣文創升級 腳步太慢 | 聯合新聞網

【延伸閱讀】寰宇新聞台灣之光系列報導:謝榮雅﹣設計界台灣之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